13594780262

尊龙凯时AG旗舰厅全省巩固脱贫成果现场推进会侧记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流合作

  尊龙凯时AG旗舰厅一年过半,正是夏日平阳。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如何吹响巩固脱贫成果的号角?7月3日召开的全省巩固脱贫成果现场推进会上,我市脱贫成果亮点纷呈。

  7月2日,推进会的前一天,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委脱贫攻坚督导组组长,11个市市委书记、市长及扶贫办主任,有扶贫任务的103个县(市、区)委书记,跨越我市三个县域,实地查看脱贫攻坚成果,检验全省脱贫攻坚“收官答卷”中的“临汾成色”,寻找铺就贫困群众幸福路上的“临汾经验”。

  建档立卡之初,全县有贫困村79个,贫困户7131户20133人,贫困发生率25.6%——这,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隰县。

  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区、全国造林百佳县,“中国金梨之乡”“中国酥梨之乡”——这,也是隰县。

  春有梨花带露,夏有蝉鸣声声,秋有玉露飘香,冬有原驰蜡象——这,还是隰县。

  唐户垣玉露香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位于城南乡,是隰县50个高标准示范园之一,总面积500亩。到达基地时,上方,植保无人机低飞;田间,植保坦克来回穿梭。还有开沟机、割草机、旋耕机等现代农具一应俱全,观摩团成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并不时感叹:“机械化率确实高,这个智慧果园让果农种植更加精细化,轻松带来好收益!”的确,眼前这片长势喜人的梨园承载着果农的致富希望。目前,该基地亩产优质玉露香梨5000公斤,总产量200万公斤,总产值1200万元,带动了周边75户农户增收脱贫。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距离县城15公里的刘家庄垣万亩梨果生产基地,去年,果品总产量达到116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了4180万元。目前我们这个基地共覆盖果农89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在观摩点,现场视频连线了一个果园,让观摩团成员详细了解隰县把梨果产业打造成老百姓“致富银行”的范本。

  隰县,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虽然致贫原因多样,但就业是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3场、9907人次,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达到6029人。一证在身,一技在手,增收致富不是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场视频连线职业农民培训点时,大家都对隰县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表示赞许。

  在这个观摩点,还连线了一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电子屏幕那头,村民们把刚刚采摘的大黄杏装箱发往县城,再通过县城的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像这样的电商服务站,隰县共有80个,覆盖了全县97个行政村和78个贫困村,各类农产品和工业品在这里进行汇聚和配送,解决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全县通过电商服务站上行农产品19.5万件,下行工业品31.4万件。“隰县的电商服务站运转很成熟,能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类农产品,真不错。”观摩团成员感慨道。

  隰县的第二个观摩点是位于下李乡均庄村的好乐佳冻干食品公司。这是隰县的扶贫龙头企业,在展板前,企业负责人将公司的脱贫攻坚成果娓娓道来。观摩团成员一边听讲解,一边深入生产线进行参观。

  山西好乐佳(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食品深加工企业,运用现代化食品工程技术对新鲜果蔬等健康农产品进行绿色深加工。该公司大力推广并采用“企业+合作社+农合+基地”模式,与周边5个乡镇农户签订了大蒜、辣椒种植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等,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大蒜种植面积达到1250亩,带动91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元。正在建设的2000吨线吨鲜榨果汁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增加就业岗位180个,可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人,直接带动2000户农户发展。

  非常关切百姓就业及收入的观摩团成员连连赞叹,“带动效果太明显了,产业扶贫的确是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良方。”的确,通过产业扶贫,贫困家庭获得稳定收益,巩固了脱贫成果,也为他们开启新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领全县人民重干、苦干、实干,累计完成了79个村7084户20016人的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目前的0.14%,2018年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山是秃瓢瓢、地是窄条条、抬头不见绿、黄尘满街跑。”这也是素有“山西第一瘠苦之区”之称的永和。如今,昔日的贫穷已如县域内的黄河水一样,滚滚流去不复回了。

  永和县总人口6.8万人,辖5乡2镇79个行政村306个自然村,大小2500多条沟道纵横交错,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作为全省立地条件最差的县,曾经,永和县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巨大,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问题突出。

  再次走进永和县,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索驼村,有一个个连成片的蓝色光伏板组成的光伏电站,在每一个有阳光的日子里,百姓的脸上也一样阳光灿烂。光伏产业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到这里的前后变化后,观摩人员赞不绝口。

  光伏扶贫是永和县“三个全覆盖”助农增收工程之一,目前已累计投入4.34亿元,建成一座3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103座村级光伏电站、2136座屋顶户用光伏电站,总规模达57.18兆瓦。2019年,光伏电站带动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全县贫困户户均受益4000元以上。利用光伏电站收入,永和县还开发了卫生保洁、防火护林、护路养护等公益岗1388个,为群众树立了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脱贫导向。

  穷山沟发起了能源财。永和县第二个观摩点是丰百源天然气能源公司,当地老百姓这样形容该公司所在的村庄。其实,这家公司不仅增加了永和县的利税收入,还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走进丰百源天然气能源公司,干净整洁的厂区内,天然气管道巍然耸立,工作人员严肃认真,工作秩序有条不紊。该公司把资源利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定向委托、持证上岗,基本实现了公司员工本地化。在181名现有员工中,当地劳动力159人,贫困人口103人,占到当地劳动力的64%,人均年增收3.6万元以上。入驻永和后,该公司通过宣传代销、餐厅食材采购等线上线下购销方式,采购土特产品90余万元,助销农产品270余万元,辐射带动500余贫困户。同时,实施“产业造血”式扶贫,投资35万元,发展了10个蔬菜大棚,通过农户种植、企业采购等方式,带动众多劳动力实现脱贫增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永和县委、县政府把“要甚没甚、靠啥没啥”的深度贫困县,建设为天蓝山绿生态宜居,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小康建设坚定有力的美丽永和。

  大宁县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小金殿”之美誉。当历史上的美誉成为往昔,贫困让这里一度蒙羞。如今,经过连续数年的脱贫攻坚战,享誉全国的“生态扶贫”模式,让这里披上了“七彩”,实现了致富。

  车辆在满目绿色的高山低岭间穿行数十分钟后,来到了曲峨镇白村购买式造林工程现场观摩点,站在宽阔的观景台上,远处青山如黛,悠然入画,近处绿意盎然,满目青翠。

  来过大宁的观摩者中不少人啧啧称赞:短短几年,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换了模样!

  “购买式造林”是以政府花钱买活树为理念,变计划经济体制下“要我造林”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我要造林”,大大提高了造林绿化的效率和质量,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同时破解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近年来,大宁县创造性地推出“购买式造林”,以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化造林办法,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在推进“购买式造林”、促生态脱贫领域首位“吃螃蟹”者。“购买式造林”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十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和中国扶贫网“脱贫攻坚100计”,2019年被第17期《求是》杂志以《新中国70年创造人类减贫奇迹》为题予以刊登。

  在大宁,观摩团还观摩了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次性防护手套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7.9亿元,建设PVC一次性防护手套线元左右,是我市唯一一家加工外贸企业,2017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全部投产后,一、二期产值可达8.5亿元,出口创汇至少1亿美元。

  荒滩变身致富园,花开朵朵映笑颜。位于曲峨镇道教村的隆泰花卉双创示范园也是大宁县的观摩点之一尊龙凯时AG旗舰厅。园区占地面积近300亩,总投资1.37亿元,分为花卉生产示范区、加工物流交易区、科研培训区和旅游观光养生区。项目建设分三年完成,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5000余万元,共有3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品种有红掌、凤梨、仙客来、丽格海棠、蝴蝶兰等,销往全国各大型花卉市场,全部建成后可带动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近年来,大宁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党建引领、改革创新、产业支撑、技工推动、生态保障”“五位一体”脱贫攻坚路径,确定了创建“有机大宁、园艺大宁、土种大宁、诚信大宁、文明大宁、幸福大宁、慢生活大宁”的“七彩大宁”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县”“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六县同建。全县累计脱贫80个贫困村6343户1747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2019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如今,在中央、省、市各级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这里的山绿了,地肥了,路宽了,昔日的荒山烂沟,变成了丰产田、生态沟、风景区。一项项扶贫产业落户大山,带来了就业增收;一个个电子商务站点遍布乡村,拉动了农产品消费;一群群贫困人口搬离了土窑洞,过上了幸福生活……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生活富了,日子甜了,在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这块古老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